《柳州日報》(2025年07月01日 第03版)
今年3月,柳鋼集團召開專題動員會,對“精益管理年”活動進行全面部署。(圖片由柳鋼集團提供)
作為柳鋼集團子公司的廣西鋼鐵集團將企業數智化轉型與精益管理相結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員工勞動強度。 (鄒華勇 攝)
柳鋼集團各單位經常性開展精益管理系列學習,營造精益氛圍。 (陳婕 攝)
開展現場精益管理后的一軋廠準備車間。 (韋政杰 攝)
合金公司以精益理念全力穩產降耗增效,積極主動研判市場,從采購源頭降成本。(吳任華 攝)
柳鋼集團航拍大景圖。(閻翔 攝)
“改革不止步,轉型正當時?!睆?023年吹響提質增效號角到2025年全面推進“精益管理年”,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鋼集團)以刀刃向內的決心推進管理革新。
如今的十里鋼城,正通過全員參與的精益實踐、數字化賦能的流程再造、體系化構建的長效機制,在降本增效、轉型發展中書寫新答卷。即日起,本報聚焦柳鋼集團“精益管理進行時”這個主題,全面詮釋企業近兩年在改革發展領域的探索與突破。
無論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還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字承載著人們對極致乃至卓越的追求。
在柳鋼集團,亦然。
2025年新年伊始,柳鋼集團吹響了開展“精益管理年”活動的號角,打響了“構建一套柳鋼特色的精益管理體系、塑造一項持續發展的盈利能力、培養一支專業的精益骨干隊伍、淬煉一種創新創效的精益文化”的發令槍,企業上下聚焦“降成本、提效率、優品質、穩運行、保安全、育文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如今的十里鋼城,在日益“精”進中,生產穩定、效益回升、投資強勁、運行平穩的良好態勢不斷顯現,用實際行動書寫著改革轉型的新故事。
1.“精益班長” 是如何煉成的?
在柳鋼集團大力開展“精益管理年”之前,2023年底,一軋廠在集團推動下,開啟了積極的探索。
“這‘資深救火隊長’的名號,我一定要摘掉!”在一軋廠推行精益管理時,一軋廠高線車間值班工長譚方旋在心里暗下決心。
因60%的時間都在處理緊急問題的老班長譚方旋,被同事稱為“資深救火隊長”。時隔一年多,譚方旋終于得償所愿:把“資深救火隊長”名號摘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益班長”。
回顧這段心路歷程,譚方旋感慨萬千。有一次,他帶領的班組,因為一個螺絲型號不對,導致設備維修延誤了兩個小時。究其原因,車間工位布局不合理、備件管理無序,導致時常出現工具或備件型號不對或找不到的情況。
這一細節看起來小,卻影響著班組的設備故障率。于是,譚方旋在學習廠里推行精益管理中的6S管理,和幾個骨干一商量,大家決定從常整理、常整頓、常清掃、常安全、常維護、常修養開始做起,讓每個工具、備件都有專屬位置,甚至連擺放朝向都作了規定。
這一舉動,逐漸讓該班組因工具問題導致的延誤歸零,不僅設備故障率下降了40%,人均效率提升18%,還獲得了一軋廠標桿班組的稱號,高線車間備輥區變成了一軋廠精益管理的樣板區。
這只是一軋廠通過精益管理賦能生產的一個縮影。技術員蘭柳慶組織攻關團隊自主研發的精軋導衛對中裝置,將精軋機組的堆鋼率下降95%以上,每月停機處理時間縮短超100分鐘;檢驗車間與工藝技術室攜手優化手動超聲波探傷儀裝置,將單塊鋼板人工探傷時間由15分鐘縮短至3分鐘……
一個個從細處著眼的創新,展現著一軋廠推行精益管理成果圖景。
一軋廠生產技術室(安全管理室)生產技術經理劉錦永介紹,該廠從精益賦能、精益生產、精益設備、精益現場、精益成本等多個維度開展精益管理,通過不斷完善實施方案、激勵體系、考評機制等,組建專項改善小組、定期開展專業培訓等方式,推動職工運用精益管理工具攻克生產難點,全面推進精益運營管理體系建設,“人人講精益、事事求改善”氛圍日漸濃厚。
數據顯示,自推行精益管理以來,一軋廠共收到超過1000項崗位創新提案,一線職工參與率高達92%,2024年實現降成本4900萬元。
2.不斷構建“全員精益”新生態
一軋廠在精益管理方面的探索,只是柳鋼集團構建“全員精益”新生態的生動實踐。
“全員參與,精益求精”正成為柳鋼職工的日常。
在柳鋼集團冷軋廠,透過其自主研發的AI數智鋼卷平臺,鋼卷牌號、規格,每道工序中水、電、氣、工業介質、人工等成本,精確到幾分錢,即可一目了然。該平臺不僅提升了成本管理的效率與精度,還為企業提供了更為精準、實時的成本控制手段,為實現“算賬經營”打下基礎。
目光轉向沿海的柳鋼防城港基地,其早在2023年啟動打造酸洗精益生產線,聚焦生產、設備、現場、成本、班組、智能等方面實施精益管理,推動生產線提質增效,深挖降本潛力。同時,通過鼓勵員工投身“微創新”,推動創新成果不斷涌現。2024年,該基地引導職工參與發布各級“微創新”提案累計2.92萬項,人均提案超4.8項;完成提案2.65萬項,占比90.5%,累計降本增效超5000萬元。
此外,柳鋼集團通過實施精益大項目,以“項目制”的形式組織多部門聯合攻關,多個問題解決取得良好成效。如2025年5月,柳州本部總廢次降率達1.60%,完成目標值;鐵水成本與同行差距進一步縮??;重點管控的21類循環物料總庫存大幅下降……一個個環節的“小優化”,正不斷匯聚成整體效益的“大突破”。
3.打好精益管理這場“持久戰”
在業界有一個共識,精益管理是促進企業提質增效的有效手段。
“構建一套柳鋼特色的精益管理體系、塑造一項持續發展的盈利能力、培養一支專業的精益骨干隊伍、淬煉一種創新創效的精益文化”(即“四個一”),是柳鋼集團“精益管理年”的目標,其背后是組織精健化、管理精細化、經營精益化的具體體現。
“精益管理年”作為過去兩年柳鋼集團“提質增效年”和“提質增效深化年”活動的深化延續,重點要解決哪些問題?
柳鋼集團總經理助理、運營改善部總經理沈敏表示,“精益管理年”重點解決攻克當前在生產經營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和夯實管理基礎兩方面問題。
在這過程中,柳鋼集團通過積極探索形成了一些可推廣復制的經驗。例如,通過“項目制”模式,依托可視化管理工具和數據分析,可以有效優化流程,降低資源浪費;跨部門協同與資源整合,通過“算大賬、算細賬”,逐步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提升整體效率;結合PDCA循環與全員參與機制,推動持續改善文化的落地;推進精益思想與生產、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實現從單點改善到系統性變革的躍遷,為柳鋼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沈敏看來,精益管理不是“一陣風”,而是“持久戰”。她說,精益管理之所以被稱為“持久戰”,因為它不僅是一次性的改進活動,更是一種長期的管理理念和文化變革。從柳鋼集團自身發展需求出發,隨著“一總部多基地”發展版圖的逐步拓展,多基地協同作業、跨區域資源調配等對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過持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才能形成適應柳鋼集團發展的精益管理體系。
聚焦打好精益管理這場“持久戰”,柳鋼集團將從多個方面持續發力。沈敏表示,重點圍繞“降成本、提效率、優品質、穩運行、保安全、育文化”和“四個一”的目標,聚焦“2+N”模式,構建1個“精益矩陣”,通過“問題解決”“夯實基礎”“管理體系優化”三個維度,依托8大精益業務模塊,緊密圍繞生產運營數字化、業務作業精益化、經營決策智慧化全力推進精益管理,構建具有柳鋼特色的“精益+”運營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