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防城港天氣日漸微涼,然而防鋼基地卻一派火熱。廣西鋼鐵規劃部的干部職工正和許許多多的建設者一樣,在這片熱土上揮灑青春、兢兢業業,用奮斗編織著沿海深藍的夢。
去年8月,根據“一廠帶一廠,一部帶一部”的建設總要求,柳鋼在廣西鋼鐵成立了建設期組織機構,廣西鋼鐵規劃部隨之應運而生,承擔著公司項目建設期間的投資管理、土地、總圖、報建、評審、招投標及預決算等重要業務。在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集團規劃部先后通過人才引進、社招等方式,派駐了一批黨員干部和青年骨干支援廣西鋼鐵建設,為積極推動項目前期工作夯實了人才基礎。
負責項目報建工作的副科長謝智就是其中一員,2018年9月他通過社招從北海來到防城港,積極投身到廣西鋼鐵的建設中。項目建設首要解決的是土地使用權問題,受原武鋼推進項目建設緩慢的影響,土地及項目報建工作推進十分困難。當時基地余下4600多畝土地還未取得使用權,防城港市政府要求按現有工業地價出讓土地,比之前武鋼與市政府達成的協議差價3.2萬元/畝,且當時土地尚在港工公司名下,轉入廣西鋼鐵名下涉及眾多手續及高額增值稅、契稅等款項,并要求一次性支出土地出讓款逾5億元,資金壓力非常大。集團規劃部要求廣西鋼鐵規劃部一定要啃下這塊“硬骨頭”。謝智接到任務后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嚇倒,而是義無反顧地積極應戰。剛開始,由于缺乏經驗,他可吃了不少“閉門羹”。后來,他一邊請教集團規劃部積累經驗,一邊轉變觀念,尋思著收集前期防城港市政府就防鋼基地與武鋼所簽署的優惠協議,研究自治區土地要素供給相關優惠政策,多次往返防城港市政府、自然資源局和住建局等部門溝通,并配合防鋼指揮部領導與防城港市政府進行談判……長期奔波的他曬黑了皮膚,膚質也變得粗糙起來,手臂上留下了一半黑一半白的印記,他常常自嘲:“黑得快只剩下牙齒了”。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防城港市政府承認原來與武鋼簽訂的用地用海協議繼續有效,承諾按優惠政策出讓4600多畝用地,由市自然資源局收儲后出讓,提高了拿地的效率并免除了繳納高額增值稅,總計減少支出約3000多萬元,并同意土地出讓金分兩年三期付清,極大緩解了廣西鋼鐵的資金支付壓力,也為防鋼項目建設用地的合法合規提供了保障。
項目招標也是建設前期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招標科的崗位雖然官職不大,但“含金量”可不小。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涉及大量的招投標工作,經常會有投標單位或供應商前來請求“關照”,或者希望通過招標科來了解投標單位或中標價等敏感信息。
2018年12月到任的廣西鋼鐵規劃部招標科副科長蘇樹革,每當面對這樣的場景,始終牢記集團規劃部領導交待的“熱情接待,按章辦事”要求,心存敬畏,自覺將“清廉”融入血脈。他帶領全科人員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在集團招標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推進廣西鋼鐵招標工作的規范化和高效化,為公司沿海戰略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經過一年的努力,現已完成所有主體項目的招標和定標工作,合計進行招標項目370項,其中已定標322項,投標報價金額近260億元,合同價近240億元,讓利比率逾7%,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資金成本。
當然,在招標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首要問題就是制度的缺失。一開始只能先參照集團公司現有的招投標制度來執行,但是防鋼基地項目具有特殊性,要制定符合當地實際操作需要的制度。為此,蘇樹革帶領科室人員加班加點,走訪調研,結合防鋼實際制定出了適應建設期的廣西鋼鐵招標投標管理規定、招標資料管理細則等多個制度,為項目招標工作的合法合規性提供了制度保障。
面對防鋼基地建設這個總投資超300億元的大項目,如何在不影響工程進度的情況下,控制好項目投資,充分利用好每一分資金,最大程度滿足建設的需求,打造好千萬噸級鋼鐵精品新基地,是公司領導關注的焦點,也是規劃部的重要職能和責任。為此,去年12月,集團規劃部投資管理科原副科長羅藝與華銳公司工程項目經營部原副科長黃小剛一同通過公司人才引進方式,調入廣西鋼鐵規劃部,充實了防鋼基地的人才隊伍。短短一年的時間,在部領導及科長的指導下,他倆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相互協作,迅速成長為規劃部的中堅力量。為控制好項目投資,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如在審查項目設計方案的源頭上把好關。仔細找出設計方案中存在設計不合理、技術方案選型不佳、投資費用較高等問題,明確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確定項目投資概算,提高投資限額控制力度,有效防控了項目超投資現象的發生。同時,聯合預結算科、招標科結合廣西鋼鐵實際,及時建立了《設計管理制度》《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一期)施工方案措施費用審批管理規定(建設期)》《防城港鋼鐵基地工程施工過程投資控制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辦法,通過流程的創建和優化,對項目進行細化管理,努力將超投資的風險降至最低。不僅如此,還通過開展項目超投資自查自糾工作,督促各業主、主管部門針對設計變更、現場簽證等,積極完善相關手續流程,防止資金流失,節約建設成本。有時業主單位會打電話來“求情”,或者通過上級領導來施壓,以求獲得超投資審批,然而羅藝和黃小剛始終秉公辦事,大膽說“不”。此外,他們還牽頭編寫了《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一期)投資控制報告》,全面、實時對項目的投資完成情況進行監控,掌握項目的建設情況,嚴格控制項目的投資金額,最大化減少超投資項目的數量和項目超投資的金額。
由于防鋼基地項目采取的是業主負責制的管理模式,各業主在建設工程造價管理方面力量薄弱。為此,廣西鋼鐵規劃部在集團規劃部指導下,引進了建設工程招標、項目實施、竣工結算的過程造價咨詢管理,這在柳鋼尚屬首次,也是造價工作的創新之舉。在給業主提供有力支持的同時,也為建設工程招標、簽證、進度款審核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爭取在工程竣工后六個月內完成工程結算的審核、已完工程項目提前轉固資創造了條件。然而,如何對這十家造價管理咨詢機構和人員進行管理,這可讓當時的“光桿司令”預結算科副科長陳銘傷透了腦筋。他把問題向集團規劃部反映后,迅速得到了反饋。韋桂妞、屈錫秋這些資歷和經驗頗豐的員工主動請纓調入廣西鋼鐵支援。人手問題暫時緩解了,陳銘又在集團造價科的指導下,根據防鋼基地項目工程特點有針對性地擬定了《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期工程造價管理辦法》《施工過程考核評分標準》等一系列造價管理制度,規范造價管理流程,并先后多次組織業主、施工單位、造價咨詢機構和各相關單位進行培訓和學習。目前,各造價咨詢機構在預結算科的組織下均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過程造價管理工作,成效初步顯現。
在防鋼基地,像謝智、蘇樹革、羅藝、黃小剛、陳銘、韋桂妞、屈錫秋這樣的規劃人、奮斗者還有很多。為了柳鋼盡快構建“一體兩翼”新版圖,實現千億強企目標,他們懷揣著滿腔熱情,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地克服種種困難,擼起袖子,用積極的工作為青春注腳,用務實的努力編織著一個個向海圖強、逐夢深藍的夢想。